桃園市桃園區中埔二街167號

03 301 6679

 jerry760413@gmail.com

2019-03-26 by RURU 0 Comments

【快問快答】染髮過敏?髮妝品不可不知的小知識!

作者:皮膚專科 王筱涵醫師

過敏不見得是你所想像的那樣直接了當


診間常見病人眼皮、脖子出現莫名搔癢紅疹,問問病人是否有染頭髮?洗髮精/護髮用品?臉部保養品、金屬項鍊、甚至指甲油都要考慮。

「有染髮,可是我頭皮沒事啊?」
「有新買的臉霜,可是我臉頰沒事啊?」
「不可能啦,我之前用過啦!」
「不可能啦,已經兩三個禮拜前染的了!」

頭皮發癢、流膿、起水泡是比較嚴重的染髮後反應,眼皮、脖子的皮膚較薄嫩,以上提到的東西只要有輕微接觸到都有可能會造成紅疹過敏,直接碰觸到的頭皮、臉頰、手指反而不一定會起疹子。




第一次用沒事,因為免疫系統還沒被啟動 (Sensitization),但免疫系統默默整裝組隊,預備要對抗外來物,下一次再接觸就過敏發作了!

以前用過的商品,有可能只是包裝一樣但原料商或劑型調配有變動,所謂的同商品仍有可能過敏反應!

另外,立即接觸就刺痛、腫脹、灼熱不舒服,大多是直接性、刺激性皮膚炎

過敏性皮膚炎,是延遲性的過敏反應,免疫系統需要一點時間去找招兵買馬,然後發動免疫攻擊造成皮膚紅癢不適。


如何避免染髮劑過敏呢?給予三個技巧

 

【看清「商品」】
 

衛生部許可證字號完整標示的合法產品,像是衛部(署)粧輸字第○○○○○○號。染色越深色、越持久的產品,含有對苯二胺 ( PPD, p-phenylene diamine) 這個成分越多,對毛髮傷害大且容易皮膚過敏。至於天然的植物染,例如指甲花 (henna) 比較不傷髮但也相對不持久,要注意如果標榜”植物性染髮劑”還能色澤持久,有可能添加了其他化學性染劑。

注意「自己」
 
頭皮、臉頸有傷口紅疹時千萬不要染髮。另外,染髮前建議進行皮膚測試,將染髮劑數滴,塗在手腕內側、手肘內側耳後,約1塊錢硬幣大小 (1-2 平方公分) 即可,接著進行兩階段的觀察。
 
塗抹 30-40分鐘後初步觀察有無接 “立即性” 不適反應,更小心則要再接著觀察 48小時,看有沒有”延遲性”過敏反應,若有出現任何灼燒感、紅腫搔癢等不適,就不要進行染髮。
 
正確「動作」
 
不可以用洗髮搓揉方式 (泡泡染) 進行染髮、染劑不要直接接觸到頭皮、做好頭皮隔離。
 

 

換個議題,染髮會不會致癌?

 

目前的大型研究和系統性研究,探討染髮劑和膀胱癌、乳癌、淋巴癌、基底細胞癌、卵巢癌等癌症之間的關聯性,都有報導過可能會讓癌症風險上升,但整體分析並沒有高度明確顯著的相關性,但較常使用暗色染劑、高持久染劑、長期經常使用的族群,仍會增加 20-40%的風險。白話而言,就是染髮不一定會致癌,不必太焦慮,但仍要選擇合法產品、並避免頻繁性過度使用。

最後再次提醒,避免過度使用染髮劑或髮妝品,仍是最佳的預防方法!而皮膚敏感的人,不只是染髮劑,使用任何藥妝品、保養品之前,也都可以進行上述皮膚測試之後、沒有不適再行使用。



參考連結:

1. Turati F, Pelucchi C, Galeone C, Decarli A, La Vecchia C. Personal hair dye use and bladder cancer: a meta-analysis. Ann Epidemiol. 2014;24(2):151-159.
2. Towle KM, Grespin ME, Monnot AD. Personal use of hair dyes and risk of leukemia: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Cancer Med. 2017;6(10):2471-2486.
3. Gera R, Mokbel R, Igor I, Mokbel K. Does the Use of Hair Dyes Increas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Breast Cancer? A Meta-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. Anticancer Res. 2018;38(2):707-716.
4. Friis UF, Goosens A, Gimenez-Arnau AM, et al. Self-testing for contact allergy to hair dyes – a 5-year follow-up multicentre study. Contact Dermatitis. 2018;78(2):131-138.
5.Hair chemicals may increase breast cancer risk: A meta-analysis of 210319 subjects from 14 studies
S Xu, H Wang, Y Liu, C Zhang, Y Xu, F Tian, L Mei – PloS one, 2021
6.Personal use of permanent hair dyes and cancer risk and mortality in US women: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20; 370 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136/bmj.m2942


7. 染髮如何兼顧安全?染髮劑如何挑選?醫師圖文解析
8. 三立新聞網
    皮膚保養大作戰/新年就要大改造!染髮不可不知的小知識

2019-03-25 by RURU 0 Comments

【快問快答】帶狀皰疹,醫師教你怎麼處理和預防!

 
2019 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,錄製了一些新春的皮膚醫療特輯。教大家怎麼預防與處理一些常見的皮膚疾病。


預防帶狀皰疹,規律作息、健康飲食、疫苗施打。


皮蛇可不是老年人的專利,雖然常見於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家,但二三十歲的年輕人,由於壓力、熬夜導致免疫狀態不佳也有可能出現帶狀皰疹。


是什麼感染?

是病毒感染。小時候得了水痘,寄居在神經節的水痘病毒(VZV)趁著免疫力歲弱的時候再活化。不是嘴角、屁股反覆發作的單純皰疹病毒(HSV)

有什麼症狀?

影響到神經皮膚系統,像是莫名地頭痛、脖子痛、胸痛、腰痛 (只會侷限一個部位出現,不會全身都在痛!),過了一陣子出現群聚的小水泡、紅疹,在頭頸胸腹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有可能發生。

有什麼迷思?

皮疹圍一圈會死掉是迷思,幾乎不會有人圍成一圈,皮蛇是單側、局部帶狀出現為主。門診常常有病患會一進門就自行診斷是皮蛇,表示左邊癢一下,右邊痛一下,這種很分散的病灶基本上不太像皮蛇。

如何預防?

規律作息、避免熬夜過累壓力大。蔬菜水果攝取維生素B、C,維持良好的免疫狀態。50歲以上可以施打帶狀皰疹疫苗,可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生率與皰疹後神經痛。

如何治療?

尋求醫師協助最重要,不要自己民間偏方斬蛇,適得其反害傷口惡化。三天黃金治療期內可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(特效藥),醫師也會給予神經痛或癢的藥物治療,以及傷口照護的藥膏。

 

 
 

參考連結:
1. 水痘病毒來搗亂,皮蛇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
2. 三立新聞網
    皮蛇纏身心慌慌,對抗帶狀皰疹大作戰

2019-03-25 by RURU 0 Comments

【快問快答】預防富貴手,正確觀念大解析!

 

預防富貴手,手套、護手霜、藥物正確使用。

 
富貴手是一種手部的刺激性接觸型濕疹,「慢性反覆」、「乾屑脫皮」、「紅疹刺癢」皆是發生時的特徵,常因過度碰水、過度用手 (餐飲、美髮、搬重物等),導致富貴手的發生。

【正確戴手套】影片內有示範!

手套最好戴兩層,內層是100%柔軟純棉吸汗手套,外層戴防水的手套。
避免使用內裡粉狀手套、和乳膠(Latex)手套,過敏的機率較高。
建議使用聚乙烯手套(Vinyl )無粉丁晴手套(Nitrile)。手套濕了、髒了就要換。



【勤擦護手霜】
 
護手霜不選香味、不選水狀,要選油性的、修護滋潤的。
洗手後勤擦護手霜,一天洗幾次手、任何時候覺得乾癢,都隨時補擦護手霜。

【藥物正確用】
 
外用類固醇藥膏或口服類固醇使用,配合口服抗組織胺止癢,避免搔抓惡化,越抓越癢,惡性循環。依嚴重度不同,需1-4周的完整治療。類固醇藥膏不是隨便買,各種強度、油度、合併抗生素/水楊酸等藥物與否,都需要醫師專業判斷。

 
 

【醫師心聲分享】

我自己家裡有兩個嬰幼兒,有堆積如山的吐奶衣物和奶瓶需要親手清洗,起初也覺得徒手方便、又直接確認洗淨與否,但雙手指尖開始有裂痕脫屑、乾癢不適,讓自己改變習慣要使用手套,直到最後一次沖洗徒手確認,盡可能減少泡在水中的時間。另外,睡前和有空休息 (像有空看手機的時間就是可以擦護手霜的時間,別再說完全沒空) 的時間都要勤擦護手霜。真的發紅不適時,我就盡早擦藥、適度休息,避免拖延到濕疹斑塊產生。


參考連結:
1. 無論是富貴手還是汗皰疹,醫師教你「手部濕疹」的解決良方!
2. 三立新聞網
    富貴手很困擾!醫師教你如何預防與治療